7月22日,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广济药业”)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湖北监管局下发的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。经查金御网,公司因2022年多期财报虚增营业收入被认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,最终被处以150万元罚款,时任董事长阮澍、财务总监胡明峰各被罚款80万元。这起历时近9个月的调查案件至此尘埃落定,广济药业成为继吴中医药、诺泰生物之后,本月第三家因财务问题受罚的上市药企。
26%营收“水分”背后的会计处理漏洞
广济药业此次财务造假手法并不复杂,其子公司济康医药在与客户开展经销业务时,明明是代理人身份,却采用总额法而非净额法确认收入,直接导致广济药业 2022年多个季度财报严重失实。
调查显示金御网,广济药业2022年第一季度、半年度、第三季度报告分别多计营业收入4560.16万元、1.37亿元、1.38亿元,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5.49%、26.68%、20.49%。这意味着广济药业近三个季度虚增的营收接近1.4亿元,其中半年报和三季报的营收水分更是超过五分之一。
值得注意的是,广济药业直到2023年4月才发布《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》,对2022年的相关财报进行更正,此时距离第一次虚增营收的季报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,但此时市场信任已遭受重创。
而时任财务总监胡明峰同时兼任济康医药董事长,这种双重身份导致内部制衡失效。作为财务负责人,胡明峰未审慎核查会计政策适用性;作为子公司掌舵者,其直接参与违规业务操作,暴露出其内控体系的重大漏洞。
监管重拳下的高管责任认定
此次处罚对相关责任人的认定非常明确。证监会湖北监管局指出,时任董事长阮澍、财务总监胡明峰为信息披露违规的直接责任人。阮澍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第一责任人,未充分关注经销业务实质,在相关财报签字确认时未尽勤勉义务;胡明峰身兼财务总监与子公司董事长双重职务金御网,既未纠正会计处理错误,又主导了违规业务运作,两人分别被处以80万元罚款。
尽管广济药业在2023年已主动纠正会计差错,但无法抵消此前虚假陈述对市场的负面影响。根据《证券法》第一百九十七条,信息披露义务人报送的报告存在虚假记载,最高可处1000万元罚款,直接责任人最高罚款500万元。此次150万元的公司罚款与80万元的个人罚款,既体现过罚相当,也释放从严监管信号。
颇具戏剧性的是,在收到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的前一天,广济药业同步公告已收到现任副总经理胡明峰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,辞职理由为"工作岗位调动"。公告显示,胡明峰已于2024年离任广济药业财务总监职务,后于同年11月被聘任为广济药业副总经理,这次辞任副总经理职务后,胡明峰仍在广济药业任职。这种“降级不离职”的处理方式,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为了减轻外界对其公司治理的质疑。
同一天,广济药业还发布公告称,董事会秘书郑彬因工作岗位调动原因不再担任其董事会秘书职务,但仍在公司任职。同时聘任杨行虎为新任董事会秘书。这种高管人事变动的密集发生,引发市场对其内部治理状况的担忧。
经营承压与信任危机 “二次创业”挑战
值得一提的是,广济药业此次被罚,已是本月第三家因财务问题被处罚的药企,此前吴中医药、诺泰生物均因财务问题分别被处以1000万元、4740万元罚款,多名高管也分别领罚。这一系列处罚密集落地,折射出医药行业财务合规风险的集中释放,更传递出监管层“零容忍”的鲜明态度。
对于处罚影响,广济药业在公告中强调三点:已完成前期会计差错更正、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、生产经营保持正常。从财务数据看,其2024年营收6.39亿元,同比下滑13.42%,净亏损扩大至2.95亿元,主营业务维生素B2价格持续承压。
进入2025年,公司经营压力仍未缓解。第一季度,营收1.48亿元,同比下滑17.6%,不过净亏损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,由5051万元降至3627万元。半年报预告显示,预计上半年净亏损6700万 - 8350万元,相较于上年同期1.07亿元的亏损,亏损幅度进一步收窄。
此次310万元罚款虽不至于影响现金流,但归根到底净利润仍未转正,更严峻的是品牌声誉的损伤。作为以维生素 B 族产品为核心的药企,客户与合作伙伴对其诚信度的质疑可能加剧,进而影响供应链稳定与市场份额。7月22 日股价下跌1.45%,未现剧烈波动,但长期信任修复难度不小。
面对困局金御网,广济药业提出 “二次创业”,计划通过 “内生式拓展 + 外延式并购” 构建维生素 B 族原料产品集群。这一战略能否见效,不仅取决于市场机遇,更依赖于其能否重建内控体系与市场信任 —— 毕竟,在资本市场,合规与诚信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。
长胜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